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Y.K. CHEUNG

Fans of Translation on MeWe

Dear Reader,


Our MeWe account has been set up! Here is the link: https://mewe.com/i/fansoftranslation.


Thanks a lot for your support!


Fans of Translation



58 view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九月中,承蒙香港翻譯學會邀請,忝列學會金禧誌慶講座系列講者之一,以「中文教學與翻譯教學」為題,發表不成熟的看法,就正於方家。講座後,有朋友希望我能推介學習中文翻譯和文言文的書。 學習中文翻譯,大家可以先看蔡思果(1918-2004)的《翻譯研究》(一九七二年)和《翻譯新究》(一九八二年)。這兩本書是他多年來推敲譯文的心得。《翻譯研究》裏「英文字」一章談及翻譯毛病之一,就是「抱定一個字一個譯法」,可

這六個字的字形看似關聯不大,其實當中都有個「又」字。 「又」今天多用作虛詞,表示「再」的意思,但其實是象形字,模仿右手三根手指和右前臂的形貌,本來是左右的「右」。楷書當然不容易看出來,但是看小篆便一目了然。不過,「又」、「右」以至二字與「祐」、「佑」的相互關係,則暫且不談,容俟另文再詳細解釋。 「秉」是「握」、「持」的意思,所以我們常常說「秉燭」、「秉持」、「秉公辦理」。這個意思與其字形息息相關,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