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六個字的字形看似關聯不大,其實當中都有個「又」字。
「又」今天多用作虛詞,表示「再」的意思,但其實是象形字,模仿右手三根手指和右前臂的形貌,本來是左右的「右」。楷書當然不容易看出來,但是看小篆便一目了然。不過,「又」、「右」以至二字與「祐」、「佑」的相互關係,則暫且不談,容俟另文再詳細解釋。
「秉」是「握」、「持」的意思,所以我們常常說「秉燭」、「秉持」、「秉公辦理」。這個意思與其字形息息相關,是右手握着一束禾的形象,是個會意字。「兼」、「秉」雖然隸屬不同部首,但是「兼」的體構與「秉」相似,像右手握着兩束禾,所以有「兼並」的意思,也是個會意字。
「隻」、「雙」的意思與禾沒有關係,但卻都是會意字。知道了「秉」、「兼」的字形結構,便或許能擧一反三吧。「隻」像右手持隹的樣子。隹是一種鳥,但此處則泛指鳥而已。「雙」像右手握住兩隻鳥的樣子,與「單」相反,表示「偶」、「兩」的意思。
朋友的「友」其實也是由兩隻右手組成。《說文》卷三下「又」部:「㕛【案「友」的小篆】。同志為友。从二又相交。」在白話文裏,「朋友」是一個詞,不可分而析之。然而,「朋」、「友」在文言裏卻可獨立成詞,而意義是不同的。同門為朋,同志曰友。二人跟同一位老師學習稱「朋」,大家有相同的志向才是「友」。
「友」的小篆由上下兩個「又」而成,其古文【案比小篆、籀文更早的字體】的寫法則是兩隻右手並列作「𦫹」。今天「雙」的簡體字也是兩個「又」並列作「双」,不過相信與「友」的意義無涉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