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YK CHEUNG 張宇傑

児、兒、儿、皃

Updated: Jan 23, 2021

日文的「兒」作「児」。其實「児」本是中國字,時見於碑帖,例於早於東晉的〈爨寶子碑〉。

  「兒」的上半像嬰兒的頭,開口處就是腦囟。《說文》卷八下「儿」部:「兒、孺子也。从儿。象小兒頭囟未合。」廣東話裏常說「腦囟都未生埋」,所指的正是「兒」字的開口處。

今天簡體的兒只有下半「儿」。

  「儿」本身是一個字,是許愼《說文解字》五百四十個部首之一,粵音讀「人」。《說文》卷八下「儿」部:「仁人也。古文奇字人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『在人下,故詰屈。』凡儿之屬皆从儿。如鄰切。」原來,「儿」就是古文【案比篆書籒文更早的字體,非文言文之謂也。】「奇」字上半的部分。「兄」、「見」下半正是「儿」,表示「人」。中文字裏表示人的還有「大」、「亦」等,均像人形。

  「皃」與「兒」形極近。差之毫釐,繆以千里,殆斯之謂歟!「皃」是許書五百四十部之一。卷八下「皃」部:「皃、頌儀也。从人,白象人面形。凡皃之屬皆从皃。䫉 皃或从頁。豹省聲。貌 籒文皃从豹省。」可見「皃」就是禮貌的貌。「皃」是小篆,通行的「貌」乃籒文。

179 view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釋道安摩訶缽羅若波羅密經抄序(節錄)講疏稿 (一)

為秦有五失本也。胡指梵文,秦指中文。這句意思是,把梵語譯成中文,有五種問題,令譯文失眞,不能與原文對應。一者胡語盡倒。第一是梵語的句子結構與中文的差別很大。而使從秦。一失本也。而假如跟從中文的句子結構,便會有第一種失眞的情況。○使:假如。二者胡經質。第二,佛經質樸。○《法華...

治譯入門書要目

九月中,承蒙香港翻譯學會邀請,忝列學會金禧誌慶講座系列講者之一,以「中文教學與翻譯教學」為題,發表不成熟的看法,就正於方家。講座後,有朋友希望我能推介學習中文翻譯和文言文的書。 學習中文翻譯,大家可以先看蔡思果(1918-2004)的《翻譯研究》(一九七二年)和《翻譯新究》...

秉、兼、隻、雙、友、双

這六個字的字形看似關聯不大,其實當中都有個「又」字。 「又」今天多用作虛詞,表示「再」的意思,但其實是象形字,模仿右手三根手指和右前臂的形貌,本來是左右的「右」。楷書當然不容易看出來,但是看小篆便一目了然。不過,「又」、「右」以至二字與「祐」、「佑」的相互關係,則暫且不談,...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bottom of page